中国文明网加入收藏
2022年嘉峪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简报第04期
发表时间:2022-11-16   来源:嘉峪关文明网

2022年嘉峪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简报

第4期

嘉峪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综合办公室       2022年9月28日


巩固文明创建成果 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

  8月以来,全市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常态长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质提效、巩固提升,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干净整洁、规范有序、清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和热烈喜庆、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单位坚持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的重要举措,牢固树立为民创建理念,切实把常态长效开展文明创建作为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抓手、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造福广大市民群众的一件实事,主动履职、积极作为、持续用力,紧扣创建标准、紧盯存在问题、紧抓整改落实,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精管理、常态化,进一步提高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责任上压紧压实。完善创建工作牵头抓总和责任落实机制,重点单位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扛起责任,督促指导相关行业部门对标对表,履职尽责,充分发挥主战场的引领作用,真正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有压力、人人有责任。落实常态督导检查机制,市创城办检查组持续发挥作用,深入路段和实测点开展常态化督查,建立问题清单、销号清单,做到“目标任务、工作标准、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四明确。及时下发问题交办单、提醒函、督查通报等,推动问题整改达标。常态化组织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和“包街”活动,非机动车逆行、越线等待、闯红灯等不文明交通行为和城市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

  三、落实上常抓不懈。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职能职责分工,加强责任落实,强化部门配合,充分发挥好部门作用,针对反弹问题、薄弱环节,制定详细的巩固提高措施,建立问题回查机制,一项一项抓落实,防止问题出现反弹回潮。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大力整治城市主次干道、商业大街以及广场、公园、商场、旅游景区周边等公共区域的市容环境秩序,坚决制止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店外摆放、店外加工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市住建局对体育大道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进行梳理,对模糊不清的停车线重新施划。共施划机动车停车位41个,非机动停车位886.6米,非机动车车标68个,非机动车停车位箭头68个。同时加强主次干道市政配套设施巡查维修,及时对路面坑洼、井盖破损、地砖破裂等市政设施破损问题进行了维护维修。市房产服务中心开展物业小区星级标准评定及“双随机·一公开”等督查检查,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企业行为,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同时以“一难两乱”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及时补划、施划小区机动车停车线及消防通道标识,做好小区内车辆管理工作,规范业主停车行为。市市容环卫总站加大督查频次、力度,对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清运、公厕保洁等服务项目不定时进行督查,发现问题立整立改,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见效。

  四、执法上严格规范。市公安局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为抓手,针对社会治安规律和夜间违法犯罪特点,进一步强化显性用警,点亮“平安灯”、当好“守夜人”,全力加强街面、路段、重点部位、人流密集场所的治安巡查宣防,防范清除安全风险隐患,震慑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市交警支队以“治堵、治乱、保畅通”为切入点,对辖区机动车乱停乱放违法行为严重的路段进行集中清理整治,采取巡逻管控和定点严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违停车辆进行“拉网式”清查治理,进一步提升城区道路通行效率。市城管执法局加强市区主要路段流动巡查执法力度,坚决遏制扬尘污染,对散装货物运输车辆抛洒溢漏、无密闭措施运输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切实保障城区道路干净整洁避免扬尘污染;加强门头牌匾、户外广告备案登记管理,对未经备案、未按要求设置、陈旧破损的户外广告以及招牌、横幅等开展清理整治工作。从严查处在城市树木上拴绳挂物、损害公共绿地、花草树木和园林绿化设施等行为,确保城市市容环境规范整洁,文明有序。

  五、宣传上氛围浓厚。各部门各单位紧扣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工作主线,大力营造宣传氛围,全市主次干道、中小学校、商业门店、集贸市场国旗悬挂整齐划一,美观大气。LED电子屏上滚动播放喜迎二十大和欢度国庆节宣传标语。团结奋进、和谐凝聚的氛围令人振奋、鼓舞斗志。全市各主要媒体和新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持续大力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动员广大市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门前五包”“包街”责任制等活动,充分调动群众自觉自愿参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使创建工作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通过正向宣传与反向曝光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市民教育,凝聚社会力量,形成了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曹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