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站
邮箱|搜索
刘万才:延安精神 激励终生
发表时间:2014-06-27   来源:嘉峪关宣传网
     开栏语:一个有朝气、有梦想、有希望的城市,一定有独特的魅力和丰厚的精神。一种精神不是凭空而来的,她一定有所继承、创新和发展。细心的人会发现,嘉峪关精神与铁山精神以及甘肃精神其实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相互印证,相得益彰,创新发展的结果。一种精神的凝聚、传承和发扬,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拼搏和永恒追求。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和建设者身上,我们会追溯到这些宝贵的精神更深更远的源头。从今天起,本报陆续刊登反映我市老干部精神风采和老干部工作风貌以及弘扬嘉峪关精神的系列报道“雄关薪火”。
    本报记者 符晓
    想当年,嘉峪关建市前夕,那些筚路蓝缕的创业者们,既是“铁山精神”的缔造者,也是“嘉峪关精神”的奠基人。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延安精神”的传承者。从老干部刘万才的身上,能清晰地看到这一传承的轨迹。
    6月23日,记者如约来到老干部刘万才的家中进行采访。在绿意盎然的小院里,刘万才的思绪似乎回到了那久远的年代……
    今年87岁的刘万才曾在陕甘宁边区学习、劳动、工作、生活了22个春秋,是延安时代的亲历者,直接受过延安精神的熏陶。对他来说,延安精神哺育成长,激励终生,深入灵魂。刘万才的青少年时期是在边区度过的。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刘万才目光坚定。他说,当时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和一种精神,那就是脚踏实地学习和工作;不畏艰险,敢于斗争,打破封锁,发展自己;同甘共苦、团结一致,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种信念和精神一直伴随着他的学习工作、劳动生活,给他留下了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刘万才响应祖国的号召,加入到酒钢和嘉峪关市轰轰烈烈的建设大潮之中。刘万才他们这一代人在茫茫戈壁上,靠着战天斗地的精神,用敢叫日月换新颜的勇气,开始了建工厂、开矿山、抓生产、炼钢铁的探索拼搏,在戈壁滩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他们身上所秉承的革命精神自然而然地凝成了“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于献身、开拓前进”的铁山精神。
    在酒钢工作期间,刘万才到过镜铁山矿,亲眼目睹了矿工们的生活。“工人们用风钻钻红色的铁矿石,钻完后大家浑身上下都成了红色,在前面抬风钻的人浑身上下溅满了泥,成了泥人,但每个人还是乐呵呵的。”在焦化厂工作时,当时只有两座焦炉,炙热的焦炉烤得人生疼生疼的,但刘万才他们没有一句怨言。“铁山精神就是嘉峪关的魂,没有铁山精神,就没有今天的嘉峪关。”回忆起过去的岁月,看到嘉峪关发生的喜人变化,刘万才感到十分欣慰,“嘉峪关从一个戈壁荒滩,建设成为戈壁明珠城市,真的很不容易,特别是南市区湖光山色的环境,都快成一个大花园了”。
    是啊,今天的嘉峪关,在一代又一代建设者的默默奉献下,发展日新月异,早已成为西北一颗熠熠生辉的戈壁明珠。半个多世纪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一瞬间,但对刘万才这一代人来说,却是一段永远铭记心间的岁月。
    “铁山精神,上承延安精神,下启嘉峪关精神,新增了 ‘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改革开放的时代理念,三种宝贵的精神刻写着三种鲜明的时代烙印,其实,这所有精神的实质只有一个,那就是所有中国人对于‘中国梦’的永恒追求。”精神矍铄的刘万才这样说道。
责任编辑:何志兵
版权所有:嘉峪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嘉峪关市五一南路1819号 陇ICP备08101081号

联系电话:0937-6318951 投稿信箱:jygwmb@163.com

技术支持:嘉峪关烽火城市网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