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站
邮箱|搜索
我们的节日更美好
发表时间:2014-12-09   来源:嘉峪关日报

     

  热闹的社火、灯谜竞猜、剪纸比赛、霸王鞭民俗展演……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让雄关百姓不会错过任何一个能尽享欢乐的传统节日。人们在欢度节日的同时,还传承着时代赋予这座城市的民族文化。

  融入群众 形式更多样

  每一个传统节日的到来,有一批人总是闲不住,他们或是忙着志愿服务,或是参加戏曲演出,或是为农民朋友书写春联……热闹中,他们充分感受着节日的欢乐。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在镜铁区紫轩社区“我们的节日·端午情”经典诵读活动现场,一首经典的《离骚》让人们再忆起屈原卓越的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社区居民曹先生说,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丰富的精神文化蕴含其中,或许每一个节日本身所要凸显的内容不同,但归根到底,都包含着美好的精神内涵。正因为如此,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每一个传统节日的到来,我市都会精心组织全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广泛开展以文化体育、经典诵读、民俗展演、技艺传承为主要内容的“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把“我们的节日”过成了文化节、爱国节、仁爱节、传承节,促使广大市民群众在活动中增进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真正做到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热在基层、热在群众,迸发出勃勃生机与无穷魅力。节日里有了民俗文化的加入,广大市民更“爱过”也更“会过”节了。民俗文化,犹如时光隧道,拉近了我们与古人的距离,我们的节日因为“民俗”的晕染,而更加厚重有味道。

  情感浓缩 内涵更丰富

  “我最喜欢中秋节了,小时候能和亲人一起,挤在小小的电视机前看联欢晚会,吃一口伍仁月饼,‘人月两团圆’那就是最大的幸福。”市民刘尊礼的话语中透露出寻常百姓对传统节日的在乎。

  传统节日凝聚着我们的民族情感,凝聚着我们最精华的思想内涵。如今,在每一个节日来临之际,“温暖”都会洋溢在这个城市的街头巷尾——慰问退休老党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困难家庭;慰问环卫工人、武警、公安、电力等特殊行业仍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慰问道德模范、雄关好人、优秀志愿者、身边好人及其他道德建设先进人物。这些丰富传统节日内涵的一系列举措,让“温暖”成为这个城市的主题词,涵育了更多雄关儿女。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传统文化的传承,最终要靠他们的力量和努力。近年来,我市各学校、幼儿园组织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诵读名篇佳作、看影片、唱红歌、谈体会,同时,通过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栏等载体,让孩子们体会浓郁的节日气氛和民族文化。

  在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的同时,利用传统节日,彰显“非遗”的内容形式,传播“非遗”项目的来龙去脉和深远历史,既符合“非遗”传承的要求,又是“非遗”传播的最佳时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工作人员马锋告诉记者,从2013年以来,每逢重大节庆及非遗宣传日,他们就积极组织各个非遗项目走上街头、社区、景区、军营、学校,为广大人民群众展演展示。霸王鞭、地蹦子、百人非遗社火表演等民俗展演活动,在丰富城乡群众节日文化生活的同时,展示了其活态传承的文化魅力。

  时尚引领 生机更焕发

  韩愈说过,“民俗既迁,风气易随”。发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应该注重创新,与当下人民鲜活的生活节拍与韵律相协调。

  每个节日都是一个重要的文明宣传与进步的节点。清明节文明祭扫就是一个例证。今年清明节前夕,我市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微机室资源,在微机课和课外活动时间由微机课教师组织,指导学生登陆中国文明网、中国未成年人网、中国文明网联盟嘉峪关站和其他链接网站,向烈士们献上鲜花、鞠躬并发表祭奠感想感言,表达对先烈的感恩之心和敬慕之心。各社区充分利用“绿色网吧”、“四点半课堂”组织辖区未成年人登陆相关网站,向革命先烈鞠躬、献花、寄语留言。据了解,我市“网上祭英烈”活动未成年人参与率达到90%,文明祭扫新风已经深入人心。

  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与时俱进,使城市文明指数因此“拾级而上”,更给“我们的节日”赋予了更广、更深的内涵,为传统习俗打上现代烙印,将传统文化深植到生活中。(朱玲)

责任编辑:何志兵
版权所有:嘉峪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嘉峪关市五一南路1819号 陇ICP备08101081号

联系电话:0937-6318951 投稿信箱:jygwmb@163.com

技术支持:嘉峪关烽火城市网络科技